今日屏南消息(張尚瑤)在屏南,千百年來流傳著一句本地諺語“先有陸氏,后有雙溪。先有雙溪,后有屏南。”有著千年歷史的雙溪鎮,不僅是“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”,擁有堪稱“天下絕景、宇宙之謎”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——“白水洋?鴛鴦溪”風景名勝區,還有一大批文物古跡。 雙溪古鎮又名紫城,因南北兩溪繞村交匯后西流而得名。自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到1950年,雙溪是屏南縣衙所在地,屏南立縣的歷史,是從雙溪開始的。200多年作為縣治中心,使它積累下深厚的歷史與人文色彩。而“屏南”名字的由來也和這里有關,雙溪鎮邊上有一座山叫翠平山,雙溪鎮就在它的南邊,這“屏南”也就由此得來。 古鎮面對文峰,背靠三臺,玉柱崎于左,長老踞于右。四周群峰環抱,形成一個海拔820米的山間小盆地。雙溪肇基至今已1100多年,歷史悠久,文化積淀深厚,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、國家級生態鄉鎮、國家重點鎮。 作為連結閩東與閩北地區的重鎮,這里人文薈萃,走過千年時光,保留著完整的古鎮風貌。這里歷史遺址隨處可見,文物古跡俯拾皆是。現古鎮歷史遺存主要有:宋代古墓和古剎北巖寺、靈巖寺;古縣城標志的有瑞光塔、孔子廟、城隍廟,朱子廟和陸氏宗祠、薛氏宗祠、明清古民居長壽巷、鵝湖里、侯門埕等古跡;以及清代皇帝圣旨、石牌坊、軍衛大刀、板聯、古字畫等。 雙溪鎮發展旅游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,歷經千余年的文化沉積,行走在古鎮的大街小巷之中,文化氣息撲面而來。舊城區之內,大多為明清以來古民居建筑,以舊縣衙為中心,北側高處從東而西,主要分布有城隍廟、文廟、宗祠等公共建筑,以及錯落其間的幾十家百年老字號店鋪,房屋、商鋪、祠堂書院。明清房屋多為土墻黑瓦兩至三層結構,建筑精美,木雕、石雕工藝水平極高,石板街巷鋪設技術精湛,街巷空間尺度造宜,建筑有進有退。古鎮整體風貌既豐富多彩又和諧統一,給人以美的感受。 雙溪鎮依托文化資源優勢,加強規劃引領,游客行走其間,在安泰藝術城感受油畫藝術的魅力、薛府文化藝術中心體驗現代生活與古典建筑的完美融合,陸氏宗祠、文廟、城隍廟傾聽人文歷史的聲音。古鎮之內,各個景點之間,鵝卵石道路縱橫其間,街巷格局保持完整,讓游客流連忘返。 雙溪鎮民俗活動豐富多彩,如自明末清初傳承至今的慶元宵活動,群眾舉行彩燈、舞獅、舞香龍、薛氏鼓亭古典音樂、高蹺、祭祀等活動。雙溪民間還制作有“一捧雪”“七層涼糕”“秋色鍋邊”“鴛鴦果面”“米燒兔”等數十種風味小吃,地方飲食文化富有特色。 近年來,雙溪鎮著力完善旅游基礎設施,以保護和開發并重為原則,有效整合自然生態、歷史文化、紅色旅游、文創旅游等各種旅游資源,提高雙溪鎮的旅游品位,旅游產業化不斷提升。昔日名不經傳的深山小鎮,正成為屏南旅游、生態重鎮,成為展示屏南全域旅游成果的重要窗口。 |